Three Residents of the Moon Palace You Should Meet

月宮仙靈:嫦娥、吳剛與玉兔

中秋佳節,舉頭望月,月宮裡有三位仙靈與我們遙遙相望了千萬年:嫦娥、吳剛與玉兔。也許您曾經在神韻舞劇的故事中見過他們的身影。他們是何時來到月宮,又是因為什麼來到月宮的呢?

嫦娥

《嫦娥奔月》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神話傳說。根據《淮南子》記載,相傳遠古時代,天空中同時懸掛着十個太陽,烈焰炙烤大地,江河乾涸,生靈難以生存。英雄后羿仗義為民,張弓搭箭,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,只留下今日的這一輪,從此萬物復蘇,蒼生得以安居。天界賞賜后羿不死仙藥,若夫妻二人共服,便可同登仙界。但後來嫦娥一個人吃了仙藥,飛昇月宮,從此與后羿天人永隔。

嫦娥為什麼獨自吃了仙藥,傳說中有各種不同版本的原因。神韻演員朱穎姝在研究中查到了一個有趣的說法:后羿拯救了百姓之後,大家都崇拜他,不知不覺后羿就生出了驕傲心理。天帝本想讓后羿和嫦娥一起回天,但看到后羿變得自大了,就只讓嫦娥一個人回天了。

也因此,每逢中秋之夜,人們對月寄情,仿佛能在皎潔月色中與嫦娥相伴同賞。

吳剛

相傳很久以前,有個名叫吳剛的樵夫,曾立下誓願,要苦心修行,換取長生不死的仙緣。可是當真正的機會來臨時,他卻心志不定,怠惰疏懶,常常出錯,從未真正誠心。玉帝見他如此,震怒之下,將他貶至月宮,受罰於廣寒之中。

自此,月影之下總有一株參天桂樹,而吳剛便被罰日夜揮斧砍伐。然,每一次斧落,樹幹的砍痕轉瞬復原,永不倒下。於是千秋萬世,他孤身棲於月宮,只與桂花清芬為伴。

吳剛的無盡伐樹,終成為月宮的傳奇:它不僅象徵着堅忍與執著,也隱含着悔悟與永恆,讓後人於望月之時,憶起這份蒼茫而深遠的寓意。

玉兔

在廣寒宮中,除了嫦娥,還有一位性情溫潤的靈獸——白玉兔。古老的傳說裡,牠因懷有慈悲之心,願以自己的性命換取他人的生機。天帝見其至純至善,深受感動,於是賞賜牠長生不死,讓牠留在月宮,伴隨嫦娥左右。

自那以後,玉兔終日守在桂樹之下,以杵臼搗製天藥,調配仙丹,靜靜履行著牠神聖的使命。每逢月色清朗之夜,人們仰望明月,常說能在那銀白的光暈中,看見玉兔專注而溫和的身影。

牠不言不語,卻以無聲的陪伴,成為忠誠與奉獻的象徵。白玉兔的存在,使冷清的月宮多了幾分靈動與溫情,也讓世人於賞月時,寄託對善良與純潔的憧憬。

於是,月宮自古便不再寂寥。嫦娥的孤影、吳剛的斧響、玉兔的杵聲,共同構成了千百年來人們心中的月之傳說。每逢中秋佳節,我們仰望皎潔的圓月,彷彿能與這三位仙靈遙遙相望,聆聽他們的故事與心聲。而當神韻舞台再現這些傳奇時,那份跨越時空的詩意與美感,便如同月光般,靜靜灑落在我們心中。

留言

所有評論經審核後發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