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與楊貴妃(上)
作者:清簫
楊貴妃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,她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遺憾千年。白居易《長恨歌》中,他們二人「在天願作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」、「昭陽殿裡恩愛絕,蓬萊宮中日月長」,令後世為這超越生死的情感傳唱千年。古往今來,許多人同情楊貴妃的香消玉殞,可憐她最終留下「此恨綿綿無絕期」的無盡遺憾。那麼,她和唐玄宗之間有過什麼樣的故事呢?
楊貴妃本名楊玉環,開元二十三年嫁給壽王李瑁,從一個七品官的女兒一躍成為王妃。壽王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兒子。不料,兩人結婚才五年,李瑁的父親唐玄宗就看上了自己的兒媳。
在中國古代,公公娶兒媳婦屬於「醜聞」,當時身為明君的唐玄宗肯定知道倫理綱常的道理,但他為什麼要「搶」兒媳婦呢? 這裡要提到其歷史背景:
隋唐之前中華大地剛經歷多民族碰撞交融的時代——南北朝,所以唐代很大程度上受胡人風氣影響,而且開國皇帝李淵有鮮卑血統。北方少數民族文化與觀念並不排斥父納子妻或子納父妾。
此外,與唐玄宗感情頗深的武惠妃突然去世,他深受刺激,思念過度。當時剛好是開元二十五年年底,唐玄宗已經打造了一個全面盛世,處於功成名就後想要安逸的狀態,也不像以前那麼忙碌,所以這種情況下,失去伴侶後內心更容易脆弱寂寞,急於尋找第二個武惠妃。唐玄宗此時期盼的並不是後宮佳麗三千中挑選出的美貌女子,而是能與自己心有靈犀、相濡以沫的生活與精神伴侶。武惠妃死後,玄宗的消沉狀態持續了三年,直至開元二十八年十月,楊玉環宛如一縷春風走進他冰封已久的內心。
唐玄宗以為竇太后祈福的名義,令楊玉環出家當道姑,道號「太真」。天寶四年,楊玉環還俗,之後玄宗冊封她為貴妃。
於是,文化、心理和歷史三大因素,促成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夫妻情緣。
詩仙李白曾為楊貴妃寫下流傳千古的《清平調》,使楊貴妃的美貌躍然紙上:「雲想衣裳花想容,春風拂檻露華濃。若非群玉山頭見,會向瑤台月下逢。」如天上纖雲,帶露牡丹,瑤台仙子,不似人間之美;又寫道:「名花傾國兩相歡,長得君王帶笑看。」也表現出唐玄宗對楊貴妃寵愛之深。
有趣的是,和普通人家的夫妻很像,他們也吵過架,又重歸於好。天寶年間,通過兩次矛盾,兩人都更加認識到在彼此心中的位置。楊貴妃兩次被趕出皇宮,但每次都順利返回皇宮,從此唐玄宗對她更加寵愛。
第一次楊貴妃被趕回娘家發生在天寶五年七月。《資治通鑑》記載:「妃以妒悍不遜,上怒,命送歸兄銛之第。是日,上不懌,比日中,猶未食。左右動不稱旨,橫被棰撻。高力士欲嘗上意,請悉載院中儲偫送貴妃,凡百餘車;上自分御膳以賜之。及夜,力士伏奏請迎貴妃歸院,遂開禁門而入。自是恩遇愈隆,後宮莫得進矣。」可以看出,楊貴妃當時態度不遜,玄宗一怒之下叫她回哥哥家去,但楊貴妃走後還不到一天,玄宗就開始想她,甚至不思茶飯,侍從們稍有不順他的意,他就發脾氣打人。幸虧高力士懂得皇帝的心意,在他一番建議之下,當晚楊貴妃就被接回來。自從這件事後,玄宗對楊貴妃更加專情。
第二次趕回娘家發生在天寶九年二月。《資治通鑑》記載:「楊貴妃復忤旨」,她又不聽皇上的話了。玄宗沒有像上次那樣馬上接回楊貴妃,不過吉溫站出來使了個激將法,提醒唐玄宗不要忘記家庭內部糾紛要在家裡處理,不管矛盾有多大,楊貴妃畢竟不是外人。於是楊貴妃再度返宮,兩口子再次和好。《資治通鑑》稱:「上遽使高力士召還,寵待益深。」從「寵待益深」可以看出,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「矛盾」反而是被用來昇華感情的養份。
在戲劇《長生殿》中,唐玄宗在乞巧節與楊貴妃對天盟誓,並贈給她象徵「情比金堅」的金釵。這象徵愛情誓言的金釵,卻不知在之後的馬嵬坡之變中,會見證人間真情的生死不移,還是旁觀塵世情感的不堪一擊。